对于东北人,贴对联儿,就是过年,过年就要贴对联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贴对联,就不像过年。所以,不应该问“你过年贴对联么?”而应该问,什么情况下,过年才不贴对联儿?老人儿会告诉你,只有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过年才不贴对联。
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就算再穷,母亲也会在年关前,去集市买对联儿,不但所有的门要贴,就是猪圈鸡舍也要贴,几乎都是固定的内容,什么肥猪满圈,鸡鸭成群,而且,因为那时候的人大都没有读多少书,对于对联的内容大都不懂,所以每年贴对联,都格外仔细,生怕上下联颠倒了,惹人笑话,就有一家人,因为不识字,把“肥猪满圈”当横批儿,贴到了入户门上,现在想想,还会哑然失笑。
那时候,没有胶带,都用浆糊贴对联,因为白面金贵,只能用玉米面做浆糊,不是很粘稠,加上春节大都很冷,所以,浆糊刚刚刷上就冻了,因此,贴对联,也不是一件容易活儿,小时候,每当父亲要我打下手,我都极不情愿,手脚都冻麻了,也不能马虎,母亲说没过元宵节,对联就掉了不好,至于怎么不好,母亲也说不清,反正就是不好。
参加工作后,我住在离老家几十公里的县城,因为我的工作越到节假日越忙,所以,虽然除夕必须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饭,可都会回去的很晚,按照农村的习俗,家里人没有回来,院子大门的对联儿是绝对绝对不能贴的,因为会把家里人封在了门外,所以,那些年,父亲就会把所有其他的对联先贴完,等我回来,才把院门的对联贴上,我虽然不以为然,可对母亲来说,是很神圣的,不可以越了规矩。
再后来,父母的年纪大了,来城里和我一起住,每到春节,我和孩子一起贴对联,母亲就算行动不便,可还是要扯着嗓子全程监督,不许半点儿马虎,女儿每每不以为然,都会招来母亲的一通传统教育,我们在旁边都会哄堂大笑,笑声里,洋溢着了浓浓的年味儿……
四年前,母亲走了,俺规矩,三年没有贴对联,今年,再贴对联的时候,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也说不清,就感觉,贴春联,变成了一种敷衍,也许,是少了母亲的唠叨?
尽孝就尽早吧,别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在老家过年是一定要贴对联的。那时候的农村很穷,但是过年的时候很热闹,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尤其是每家每户大红对联贴上了,鞭炮响起来了,年味一下子就弥漫了整个村庄。
我们当地的习惯是每年贴对联不能晚于大年三十午饭,必须把对联贴好、放鞭炮,然后吃饭,饭菜端上桌之前还要先给祖先敬上一碗菜一碗饭。
在我们老家,把对联更多的叫“对子”,有文化的人家叫“春联”。不仅大门口要贴,家里很多地方都要贴,比如锅灶旁边就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是贴给灶火爷的,据说灶火爷每年腊月三十要回娘家(看来灶火爷是女的),上天给老父亲玉皇大帝拜年,正月十五回来,人们希望灶火爷回娘家时能给玉皇大帝说说人家的好话,就要贴上对联,点上香(只能点一根)摆上馒头,给灶火爷送行了;比如院子里要贴上“春色满园”,就四个字,一张纸;卧室门贴上“身体健康”四个字;放粮食柜子上贴上“五谷丰登”四个字;堂屋贴上“和气致祥”四个字;……等等。
我们家的祖宗牌位前是一副老对联,从老辈人那里传下来的,是“派朝枣阳家声远,支分商於继世长”,传说我们郭姓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这幅对联就是纪念这一事件,让后辈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根的。
猪圈、鸡架、牛栏、羊舍旁要贴上“六畜兴旺”,那时候的农村家家养猪养鸡,还有人家养牛的,村里鸡叫猪哼犬吠是此起彼伏是经常可以听到的,有时还听到一声长长的牛叫声;现在回到村里啥也没有了,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以至于很多农村出生的孩子都不认识什么是牛羊猪鸡这些原来村里家家都有的动物了,认识它们只能从电视、书本等其他途径了。没有了这些鸡鸣狗叫声,村里一下子冷清了很多!
我很小的时候我家的对联都是三爷写的,他是五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的,教了一辈子书。每年过年前的几天就开始在家里摆一张大桌子给全村人写对联。村里人都拿着裁好的红纸过来请他写,经常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我记得那时候天总是很冷,三爷就在桌边摆上一盆木炭火盆,写上几副就烤烤双手,揉搓几下再写。我们一群小字辈就在旁边帮忙:将红纸折一下,形成米字格,然后放平了在桌上请三爷动笔;写的过程中我们拉着顶头,每写完一个字我们就慢慢拉一下,直至写完,要求拉的平平的,既不能太松,又不能太紧;写完后用两手端着,放到地上等墨汁干了才能拿走,免得墨汁流了就不好看了。我们做的这一切辅助工作都是三爷教给我们做的。
后来,三爷身体不好,写字总是手发抖了,就不给人写对联了,写对联要找村里另外一个当教师的老先生了;有些人甚至到外村请人写对联或者到城里买对联了。
我上初中时练过几天毛笔字,我就在老父亲的鼓励下尝试着自己写对联,印象中曾经写过的对联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五更分二年年年有余,一夜连双岁岁岁平安……等等。
再到后来,信用社、邮局、银行、几个电信运营商腊月里办业务都会送对联;有些企业也会送,对联来路就很多了,往往一家子能送好几副对联,都不一定能用完,就邻里亲戚之间相互转送了,慢慢的也就没人写了,把送来的对联直接贴上就行了。
现在的农村贴对联就五花八门了,有买来的,有送来的,还有人写的。还有人家花钱请当地小有名气的名家写的。但无论如何,过春节是一定要将红红对联的贴上门的,即使家里没人,亲戚邻居也会帮忙在大门上贴上一副对联祝贺新春的。
好想回到那个物资贫乏精神丰富的年代,好想回到那时的农村再过一个阴历年!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