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不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齐齐哈尔市而言,霜降期间,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遇有寒流侵入,则像冬天一样寒冷,所谓“霜降变了天”,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的六大习俗
1、霜降吃柿子
霜降来时,每个地方的习俗会有些不同,但是在我国的一些部分的城市中,在霜降来临的时候是需要食用一些柿子的,因为在当地人眼里面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什么是霜降?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霜降,就是第十八个节气中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十月二十三日是霜降,霜降过后昼夜温差特别大,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晚上达Ⅰ一5度,才能出现霜,农村中流传古语,霜降不见霜,明年闹饥荒,就是说霜降节气的重要性?霜降又分为甜霜,气温不太低的霜对农作物没有伤害叫甜霜,如果气温特别低,一场霜下来农作物,蔬菜全部冻死,那叫苦霜!
霜降过后也是三秋大忙的时期,收地瓜,花生,萝卜、白菜、种小麦等等……
在这个季节人们也要注意保养身体,防秋干、秋燥、秋寒,注意保养腹部、脚部寒冷,随时添加衣服,早喝水,晚喝密水,多吃一些养生、养燥的食物,水果比如柿子,山楂、梨煮熟等等,多吃芝麻、核桃。羊肉等
霜降登山观光,秋色美景,枫叶红,柿子红,秋高气爽,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放飞心情,养好身体,健康渡过严寒冬天!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