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农历的七月七日又称为七夕节、七巧节,当地的农村老人都会说这一天会下雨。传说这是因为牛郎和织女喜极而泣激动的泪水,那这就要牵扯古代的传说了。
我们知道过去很多的传说都源自古人对星宿的排列的一种幻想,那么牛郎和织女是何意呢?
在古代人们凡事都讲究秩序和排列,而很多传说就源于此。在古代星官中,牛郎星为银河东侧一对上下的倒置三角形,以及下方黄道附近的两个小三角形,共计6颗星组成有三只脚的“牛宿”星宿,称为“牵牛”,而其旁边有九颗小星谓之“天田”,寓意其牵牛耕耘的方向。南侧地平又有九颗星称为蓄水的“九坎”,东面又紧挨着罗堰三星,如堤坝一般。而织女星分为三星,在牛宿六星北侧。
因此,传说出了牛郎和织女的存在。传说牛郎原本是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因父母早早撒手人寰,牛郎很兄长嫂子生活,但生活中倍受欺凌,终于被嫂子挑唆兄弟分家,而田地房都被嫂子设计霸占,唯一留给他一头牛的家产。谁知这头牛是神仙下凡,为了帮助善良的牛郎接触贫寒,忽然有天开口说话,牛郎惊恐中得知,附近的湖里每天都会有仙女下凡洗澡,偷拿一件衣服,仙女就无法回到天上,可与牛郎结为夫妻,老实的牛郎果真照做娶到了七仙女中年龄最小的织女,两人生下俩孩子,生活幸福美满幸福美满。
过后不久老牛就死了,并要求牛郎剥去自己牛皮,以后有难可解。事后不久,玉皇大帝震怒,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抓违反天条的织女,牛郎情急想起了那张牛皮,随即披上竟能直飞云霄追赶王母,随后玉皇大帝看到牛郎和两个孩子追织女心软,决定每年的7月初7让他们全家相会于天河之上,并由世间的喜鹊筑桥。所以,喜鹊七夕后都有掉毛现象,传说是搭桥摩擦脱落所致。
那么,七夕节的今日有什么习俗呢?
在我们农村有斗巧习俗!斗巧又分: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喜蛛应巧等方式。我们这边流行穿针乞巧、对月穿针两种方式。
穿针乞巧:以七夕当天结彩线穿过七孔针的速度为获胜,穿的慢的为“输巧”,要把好东西分给获胜的女孩。对月穿针:七夕晚上要对月拿结彩线穿七孔针,这样穿的快的女孩,会变得更巧,乞巧多。
在江苏等地又有香桥会习俗,就是七夕当天人们用纸筒卷线香,搭制4米长、0.5米宽的香桥,到了晚上就焚烧,以此祈求福祥安康、并祭祀牛郎和织女星。
在浙江等地还有接七夕当天的露水的习俗,据称这天是牛郎和织女两神仙的眼泪,滴入眼中能明目治疗近视。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主要这天是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记得小时候夏季天热,晚上就会睡在院里,那时候就会听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悲情故事,为此,小时候的自己还真以为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可以在天空看到他们相会的期间,可惜每次都会因为阴雨天天空中黑压压一片,啥也看不到,老人就会说这时他们相会时哭泣流的泪水!
所以说,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看天空中的牵牛织女星往往不能如愿!事实上,如果赶上天气晴朗的年份,一般可以在七夕节晚上看到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等这三颗夏季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他们会在天空中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因而也被称为“夏季大三角”,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晚上去一处灯暗的地方仰望东南方向的天空,其中东北处那颗最闪亮的便是织女星,并在其下方会有4颗较暗的星星,据说那是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梭子,而东南处那颗有些微黄的星星则是牛郎星,并在其两边会有2颗较暗的星星,据说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
而说到七夕节习俗,现如今已经不多见了,毕竟村里人越来越少,已经失去了过传统节日氛围,而近期比较多的习俗可能是烧纸上坟,毕竟农历七月是鬼节,而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人们会在这期间祭祖、敬祖尽孝,并用新粮食祭供,以此向先人报告今年粮食收获情况,因而这种习俗好像也被称为“秋尝”!
而至于农历七月初七的传统习俗,在过去民间女子会有穿针乞巧、漂针试巧、接露水、拜织女、吃巧果等活动,其中很多活动是女人祈求自己可以心灵手巧,毕竟那时候家里的针线活都是靠女人完成,也是反映一个女人是否会过日子的重要象征。而对于读书人,这天也会祭拜魁星,据说这天是魁星的生日,希望以此祈求未来可以功成名就、金榜题名!
另外,现如今农村很多男孩子家庭也面临结婚娶媳妇困难的情况,一些老人就会在这天祭拜一下,以祈求家中儿女早日寻到美满的姻缘,而有些想抱孙子的老人,也会种生求子,会将绿豆等农作物浸于碗中,等其发芽出苗后再以红蓝线绳扎成一束,以此“种生”方式求子!
不过,对于现如今的年轻人,一般到了农历七月初七,往往只会想到这是中国的“情人节”,可能对于这天其他的传统习俗已经知之甚少!咱也不清楚这是何时何人将七夕节给包装成了“情人节”,已经与传统文化拉开很远距离,现在看来更像是与国外情人节接轨,成为一些商家赚钱的噱头而已,已经失去传统过节氛围!(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