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是我超级喜欢的景点。所以,必须解答一下。
想看北京普通市民的休闲生活状态,可以来天坛公园。二环以内,寸土寸金,能盖楼的地儿全盖了楼了,所以公园就显得弥足珍贵。无奈景山是个山,故宫没有树,只有天坛是个平地,所以每天一大早附近的北京市民就会来这里晨练,其中很多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我最初对天坛感兴趣,岁数还很小,那时候是因为看了一本讲乾隆皇帝的书,我就发现啊,乾隆皇帝真的是大清历史上最能折腾的一个皇帝了,他在位的时候,把京城大大小小的园子都修了一遍,如果不是乾隆,也不会有圆明园的盛景,更不会有现在的天坛祈年殿。
天坛的看点一:
祈年殿,是整个天坛里边最漂亮的圆顶建筑,明朝的时候不叫这个名儿,祈年殿是乾隆改的名。
不料在光绪那个倒霉皇帝在位的时候,祈年殿被雷劈了,着了大火,所以现在的祈年殿,是照原样重建的,所以我们看它比较新,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这殿里的柱子要着重说一下,金丝楠木的材质又粗又大一共28根,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
站在这高大的殿前,不由心生敬畏,几百年前的建筑艺术似有一种魔力,彩色的琉璃,四潲的瓦,变一种风格,给到人的震撼完全不同。
天坛。是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地方,整体的风格很庄严,很典雅,著名的回音壁就在这里。只可惜后来由于英法联军祸害,还有游客在墙上刻字画画,致使回音效果大打折扣,让人很心疼。
天坛的看点二:
皇穹宇,是古代皇帝在天坛祭天供奉神位的地方。皇穹宇最值的研究的,是它建筑上的力学原理,还有围墙的声学原理。
皇穹宇这个殿是没有横梁的,全靠八根柱子还有让人琢磨不透的斗拱形支撑物来撑起一个大伞一样的房顶。
而它里面最著名的回音壁,后经科学家证实,是声波不被墙壁吸收而产生的反射现象。
皇穹宇很大的一个看点,是殿前的三音石。站在这个三音石上说话,会有三声回音。我去的时候试了试,这个真的有。
古人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也就是说,你在人间说的话,老天爷可都听的真真儿的。
所以,劝君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语。谨言慎行,才不会祸从口出。
天坛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哪哪都是人,冬天人少。另外这里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天坛里面主路两边的草皮是转基因的(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转基因的食物),这是二环以内绿化面积最高的公园。一年四季都翠绿翠绿的。这里的树都是明清时候的,冬天也能绿树成荫。
天坛的看点三:
天坛的圜丘和前面讲的祁年殿、皇穹宇都有所不同,这里,才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做皇帝也很辛苦,因为皇帝在每年的冬至,也就是今天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他的轿子从紫禁城抬到天坛,天还是黑的。
皇帝到了天坛,会提着一盏灯笼,摸黑走上圜丘坛,这个台子的中央有一个圆心,皇帝就像个主持人一样站在这个圆心上,和老天爷说说心里话,唱唱歌,读一读祭文,传说当皇帝站在这里发话的时候,四面八方会传来神奇而美妙的回音。我去的时候试了试,并没有,可见不是做皇帝的命。
另外,天坛在每年的正月都会举行祭天仪式的表演,再现当年皇帝祭天的全过程,你可以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去看一看。
在北京,天坛的名气虽然比不上故宫和长城,但天坛,是我第一推荐的5A级景区。
天坛的占地面积是故宫的两倍,这里的建筑格局考究,等级划分森严,对于皇家来说,是一个严肃的地方。
古代帝王自称天的儿子,所以为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冬至的祭天对于皇家来说,是头等大事。
圆形的祭坛方形的围墙,象征天圆地方。天坛的建筑,是巨大的艺术品,从这些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天极其敬重。
站在天坛300米长的台基上,突然,眼前的楼宇四散而去,只觉得人类极其渺小,浩瀚宇宙,你我都只是沧海一粟。
天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天坛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坐落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为我国和世界上专门用于祭天,现存规模最大,景观最为宏伟壮丽的一处坛庙建筑群。它充满了雄奇神 秘的色彩,有“人间天庭”之称,是我国探索古人宇宙观和我国古典传统文化之源的理想 之地。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用 工14年,建成已有580年的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 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 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内 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内外坛北端的围墙高大,均呈 半圆形;南边的围墙较矮而呈方形,这种北圆南方的建筑形式,象征我国古代“天似盖 笠,地似覆盘”的“天圆地方”之说。
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于内坛,南有圜丘坛,北有祈谷坛(祈年殿)等。南北两坛之 间由一条宽阔坦荡的“海墁”大道——“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 群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明初时,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改为四郊分祀,即 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名地坛,祭地祇神);东郊建朝日坛,祭日(名日坛,祭大明之 神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名月坛,祭夜明之神);从此天地坛专门用来祭天祈谷。嘉靖 十三年(1534),正式命名为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 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为百谷祈求膏雨。第二 次是在冬至日,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此外,如逢夏至旱 情,则在圜丘坛临时举办“常雩礼”或“大雩礼”等求雨祭祀活动。每次祭天典礼都非常 隆重,以表示皇帝对天帝的虔诚与尊崇,从而达到其愚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天坛以五大奇妙建筑艺术而闻名中外。(1)圜丘坛,即祭天台;(2)回音壁;(3)三 音石;(4)对话石;(5)祈年殿,俗称无梁殿。其设计之精、构筑之巧、风格之奇和文化 含义之深,在世界古典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久负盛誉,是北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1999年,古老的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文化 瑰宝与共同财富。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1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