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解答,愿与书法同道和广大书友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互相学习,提高见识方为有益!
书法是国学精粹,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有“字内功”和“字外功”。书法还能与时代文化精神息息相关,新时代的书法艺术作品更加反映了当代文化生活的精神面貌!从书法史来看,由于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大家众多,他们留下的优秀书法艺术作品非常丰富。但是在书法史还有相当一部分艺术作品为无名氏留下的,他们的书法艺术作品仍然非常优秀,艺术价值亦很高,这些优秀作品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优秀范本。
当你写成一件书法作品后,落上款和印才算是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所谓题款亦称“署款”、“落款”,指作者于书法作品上署名题款,有上款、下款、单款。明代方以智《通雅》有三说:一谓“款”,是凹入之阴文,“识”是凸出之阳文;二谓款在外,识在内;三谓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在题款时书写者如果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姓,加谦词:指正、法正 、教正、正字、正腕、正之、雅属、斧正、正笔。同辈则在称呼后加谦词如存念 、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下款可写姓名全称,也可只写名字或题字或号,如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后加上奉书、敬书加印章即可完成作品!
书法作品中,题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分为上款与下款,现在书法作品,由于要进入市场交易,题上款会影响交易的,所以,现在约定成俗,只题下款,上款一般不题,除非索字人特别要求题上款,肯定是说题上款的事情,在语言风格与色彩上的区别。
“嘱书”、“雅正”都是在上款中表明书写作品的原因与目的,“嘱书”没有任何色彩,就很平常的交待了书写书法作品的原因,受某人的吩咐要求写了一副作品,或者就是平常的交易,书写人与受书人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 ,没有长幼之分,甚至相互不认识,表明我受你嘱咐委托,给你写了一副字,也可以只写一个“嘱”字,
同类型的词语还有“雅爱”、“正之”、“方家雅正”、“雅鉴”、“雅目鉴之”等,也可以只写一个“正”字,有时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斧正”也可以用,还可以用“惠藏”、“惠存”、“垂鉴”、“钧鉴”、“尊鉴”等,那谦虚的成分就更大了,想你收藏了我的作品,是对我的一种恩惠,肯定收藏该作品的是一个地位相当高的大家了!
另外,如果祝贺婚礼的作品,则可以落上款“嘉礼”、“嘉缘”等,如果是搬家贺礼,则题“乔迁之喜”、“迁居华堂”等,如果是贺寿的礼仪之作,则题“寿诞”、“华诞”等!
不对之处,还望方家雅正!欢迎发言!
题主好,涉及款识和谦敬问题。
款本是古代鍾鼎上所刻的文字图案,阴文称款,阳文称识(zhi),一说图案为款,篆刻文字为识,后世在书画后面标记姓名也称为款识。
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 ,书法不好的常在画的背面角上标记姓名。到了宋代才在画上名姓之外曾加了年月,但也是小楷,不过两行,惟苏轼用行楷落款,跋语也竟三五行之多的书画。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之多的情形。到了明清,題跋之风盛行,至今不衰。
题主所说的“雅正”、“嘱书”属于題跋落款用词,“雅正”是谦敬词,一方面表示自己水平的,一方面说对方儒雅有识见,请对方指正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雅正有时可用“法正”或“某某正之”,单款、双款都可用,双款自然对方写在上款中,也就是“雅正”、“法正”在上款中出现。
(养愚先生法正)
“嘱书”,依古例一般是写作“属书”,属同嘱。这个词有敬词的味道,交代此作品是谁托付自己写的,一般在上款出现,就是写在正文的右边,字比正文小,和后面的下款字一致并呼应,起手高于下款起手,表示对嘱托自己写字者的尊敬。“属书”一般用于长辈、领导、同事、朋友、同学之间,有这两个字,表示书家特意为对方所写,显得很庄重正式,但书画的专有性会直接影响此书画的转手出售,现代人比较功利,所以书画一般不用这个词了。
(昆山先生属篆,集猎碣字为)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1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