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在中国范围内,是最晚形成的一个人群名称的用词。
中国人本质上就是整体的黄种人。
当人口众多以后,就分家形成了种族。各个种族人口又众多以后,就分家形成了各个民族。众多的民主又人口众多以后,再分家形成各个氏族。
到了炎黄二帝的时候,氏族最流行。从而忘记了人种和种族。仅应用民族和氏族。
民族是氏族的总体形式,氏族是民族的各个分支体系。
然而在历史的传承中,人种的分布是以黑种人居住在非洲,白种人居住在欧洲,红种人居住在海岛上和海岸边,黄种人居住在亚洲,北冰洋和南北美洲。
这样的人群分布,是欧洲没有大航海以前的分布状态。
因此欧洲没有进行大航海以前,每个大陆板块上的洲内,省级的地盘是种族占据的地方,市级的地盘是民族占据的地方,县级的地盘是氏族占据的地方,镇级的地盘是姓族占据的地方,乡级的地盘是家族占据的地方,村级的地盘是具体夫妇家庭占据的地方。
这样不同的人群,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全地球都是一样的。欧洲人大航海以后搞了殖民地,就破坏了原先的格局。
所以中国有个黄帝,不写成皇帝,就是因为是整体黄种人的大帝,而不是后来中原地带的皇帝造成的。
现在的中国地盘,炎帝的时候称作中塬,周朝的时候仍然把他的发迹地称为周塬。也就是说周朝的时候,还用塬这个字。
黄帝进入中塬时,炎帝因为居住在天地之中的中间,得了一个号叫做中;黄帝因为住木头房子,穿丝绸,用彩陶,显得华丽,得了一个号叫做华。
炎黄二帝合并以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号叫做中华。
但是大禹的时候,把炎黄二帝的中塬,改成了九州。
大禹的儿子继承了大禹的王位,建立了夏朝。从此就把这个地域的地盘以及人统称为华夏。
春秋战国时把九州,改成了中原一词。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把中原内的地盘和人群分成36郡县,后来有了省或州,郡和县,甚至增添了府。
汉朝的时候,把天空上的星河,称为河汉,用于区别地上的河流。所以刘邦把自己的王朝定名为汉朝。
有了汉朝以后,把信奉混沌.女娲.伏羲.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汉朝的人群,统一称为汉族。
具体的汉族人特征是,住木头房子,穿丝绸制成的宽袍大袖的服装,用彩陶漆器,蓄发不剪发,头发挽成发髻,佩戴玉器,以玉器和青铜器以及贝类为宝贝。讲究男耕女织。奉祖比供神规格大。依据除五福与否,决定婚姻可否。以入乡随俗讲和气和睦为行为规范。以不妨碍他人它物为人品品德。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功德。最终的目的是寻找乐土。
乐土,就是水草丰美之处的地方。
寻找乐土,就要迁徙迁移迁居。
迁移迁居迁徙就有废墟,所以一路走去,有很多的废弃的居住地。因此现在考古学的古迹就是那时候的废墟之地。
所以中国人的特征就是,万事不求人,不论是什么事,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出来。否则不能迁徙迁移迁居。后来被总结归纳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时候加上一点努力奋斗,或者是艰苦奋斗,或者是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而这一切的说辞说法,在万经之首的《易经》当中,被记写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因此,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帝王史就是折腾在中原一带的历史,而民众的历史是北人南下,南人入海的迁徙历史。
但是中国的迁徙历史分三个阶段,第1个是由昆仑西迁入中原,另一支跨过白令海峡到南北美洲去了。进入中原的一支,秦始皇以前向西南迁入,秦始皇打通去四川和福建的道路以后,开始向东南迁入。然后才随着西北北东北人的不断迁入,才开始了入海的迁徙。
最早由昆仑西迁入中原的路线,被说成是玉石之路,后来改成通西域之路,再后来改成丝绸之路。
而由西南迁入的人群有一部分向印度迁徙,形成了南方陆地的丝绸之路或者是茶马之路。
而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入海的中国人,作为向导完成的。所以印度尼西亚群岛,华人华侨特别多,有的岛屿华人华侨占80%多。
不论是在海内还是在海外的华人,都尊奉炎黄二帝为祖先。而这就是汉族人的人群。
所以。汉族人的特点。就是不拿非己之物的。一切用品用物都由自己亲手制作出来。这就是中国人勤劳致富的观念。
从而中国人,穷得乞讨要饭,也不偷不抢。
今天的汉族,如同浩瀚滚滚的长江,它的源头只是一条小溪沱沱河,是在它万里途中由无数条河流汇聚而成的。你不能说长江是纯沱沱河吧?也不能说其它汇入长江的支流都被坨坨化了吧?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不承认?更可笑的是长江只认坨坨河为祖宗,咒骂青衣江,金沙江,嘉陵江等无数支流为胡虏,外夷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其实你们骂的就是离你最近的祖宗,天下还有比你们再傻的吗?别被什么满汉不通婚所骗,清朝的政策是满汉一体,漂亮的中原女子谁不动心?难道八旗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那么几个美军在越南还留下50万混血后代,别说几十到几千万还有无数身份证是汉族的满人生活在中原四多百年!加上金国女真他们已经生活在中原上千年了,你在此夸夸其谈,你敢说你是长江里的纯种坨坨水吗?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1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