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什么传统: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天河夜话:
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化生求子
七夕人们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其中有一种蜡制的婴儿人偶,叫做“化生”。妇女们买回家浮于水土,为宜子之祥。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舆地志》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甘肃庆阳本属周祖故地,民俗之乡,民间节日极其丰富多彩。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即国人众所周知的七夕节,民间有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庆阳人称之为
乞巧节,意为乞求乖巧、能干、有才华之意。
庆阳乞巧节有烙“巧娃娃”、染红指甲和掐“巧娘娘”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在七夕前一天,庆阳的家庭主妇,都会用发好的面,做成小巧的各种各样的造型,例如,花卉,虫鱼,鸟兽等等,最常见的有转莲花(俗称车轱辘)和抓髻娃娃,放在锅里微火烙熟,七夕节前送给娃娃及亲邻四舍,做为吉祥祝福送上,巧娃娃越小,越精致说明家庭主妇巧致,热情,七月七当天,小孩子多会用红绳子把巧娃娃挂在胸前,晒巧和食巧。
七月七晚上也有很多丰富的节日食俗,掐巧、染红指甲和听巧。
掐”巧娘娘”需要提前准备,庆阳的孩子会在七夕节前一周早早用扁豆泡成豆芽,待扁豆芽能长成蔓状,在七夕节晚上全家围坐,置一碗清水在灯光下,大家来抢着掐,掐下的芽尖扔在水中,看豆芽在灯影里呈现在碗底的形状,像笔,则预示仕途风流,像棍,则预示一生潦倒,像花,叫预示你为人乖巧,灵醒而讨人喜欢,还有更多的形状,有更多说法。
掐完巧,孩子大人就开始染红指甲,俗称包指甲。把凤仙花和白帆捣碎成泥状,敷在指甲上用核桃叶或桑树叶包扎,待次日指甲会成为天然红色,经久不退,而且可治灰指甲。
包好指甲的孩子还令跑到葡萄架下去听牛郎织女的私语,传说中牛织雀桥相会,他们的私语只有葡萄架下才能听到。(遥望故乡-金星狼)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