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
古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位落榜的秀才办了一间私塾。这秀才为何不考取功名却要办私塾呢?
第一:为了糊口。秀才家穷,父亲早逝,只余一个老母亲,老母亲年老体衰,做不了什么活,为了给他凑钱赶考,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谁知他运道不好,竟落了榜,母亲本想让他来年再去,可他见家里一穷二白,无论如何也是凑不齐盘缠的,他不想让母亲为难,便放弃了。可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能干点什么呢?母亲老了,总不能还让老母亲养他吧?便想着办家私塾能赚几个铜板,老母亲也好有一口饭吃。
第二:传授知识。秀才自小爱读书,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有了学识,才会有出路,这个跟我们的想法倒也是如出一辙。可他虽读了不少书,却也只考了个秀才,并无甚大用,眼见着自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满腹诗书无用武之地,觉得十分可惜,便想着把知识交给孩子们,哪怕能让那些孩子们识几个字也是好的,也不至于荒废了。
私塾办起来,还真有人把孩子送来识字,七八个孩子中,两个家里是有点钱的,其他的都普普通通,还有一个跟秀才一样穷,家里是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秀才倒也大方,有钱的看着给两个钱,没钱的意思意思给两棵菜几个红薯半碗米也行,最穷的那个,就没事帮忙拾点柴火算了。
私塾办了两年,孩子们识了字,秀才母子生计也有了着落,倒也两全其美。有一日,秀才心血来潮,想着去每个学生家里走访一下看看是怎么个情况。
他第一个去的是有钱的李家,走到李家大门前,正待进门,却被管家的家仆拦住,秀才说明来意,家仆去回禀了主人,主人让家仆带话说,他们正要出门访友,不便接客,请秀才改日再来。秀才笑着摇摇头,转身离去,出门访友?屋里明明美酒佳肴摆了一桌子,隔着老远都闻到了酒肉香。
第二个去的是有钱的王家,王家的家仆倒是没有阻拦他,把他请进屋晾了半晌,婢女才端了一盏冷茶给他,说:“先生见谅,老爷府上今日来了要客,此时正陪客人对弈,怕是不得空招呼先生。”秀才端起茶抿了一口,笑到:“无妨,我并无要事,等等也不打紧!”
秀才等了许久,冷茶都喝干了,也不见人出来招呼,只听到内堂欢声笑语,碗碟碰撞,分明也是正在吃饭。又过了片刻,那婢女又走出来,:“叫先生久等了,老爷十分过意不去,只是今日老爷实在抽不开身,还请先生先回去罢,改日老爷得空亲自去拜访先生!”秀才笑着应了,起身离去。走至门外,听见身后茶杯落地的声音,那婢女竟是把他用过的杯子丢掉了。秀才无奈的摇摇头,自我安慰道:“比上一家好一些,至少舍得给我盏冷茶喝!”
秀才意兴阑珊,没了走访的兴致,但他还是想去看看那家最穷的会怎么样对他,于是他去了最穷的那家。
到了那家,孩子正拿着棍子在地上写字,父亲在劈柴,母亲在塌了半边的厨房做饭。孩子见老师来了,赶紧站起来叫了声先生,规规矩矩行了一礼,父亲忙放下手上的活,把秀才请进屋,把板凳擦了又擦,让秀才坐,母亲倒了一碗白开水出来,满脸歉疚:“让先生见笑了,家里没有茶叶,委屈先生了!”秀才笑着道了谢,端起碗一口饮尽,虽是白开水,却是热的。他起身准备回去,孩子父亲却拉住他要留他吃饭。饭菜上来了,只有一碟咸菜和几碗粥,秀才面前的碗最大,碗里的粥很稀很稀,虽然稀,但还是有许多米的,那一家三口碗里却只有米汤,秀才有些后悔,他这一来,可是吃了人家一家的口粮。孩子的父亲把唯一的一小碟咸菜往秀才碗里扒了一大半,不好意思的说:“真是委屈先生了,我们家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先生,还请先生见谅!”秀才摆摆手说:“这已经是很好的招待了!”
孩子的母亲觉得这顿饭实在不成样子,又起身去了厨房,许久,厨房里传出一阵噼里啪啦炸什么东西的声音和阵阵肉香,没一会儿,孩子的母亲端出一碟色泽金黄,看起来像是蜂蛹的东西出来,红着脸支支吾吾照呼秀才吃,秀才吃了一颗,口感酥脆,觉得十分不错,他也是许久没沾过荤了,就又吃了几口,见孩子眼巴巴看着,把碟子推到孩子面前。秀才问孩子母亲,这是什么东西,孩子母亲支支吾吾不肯说,只说绝对没有毒,绝对能吃的。秀才也就不再追问了。
吃了饭,秀才起身回去,经过他们家水井时,看到盆里飘着奇怪的东西,好像就是他方才吃的那种蜂蛹,凑近一看,顿觉一阵恶心,那哪里是什么蜂蛹,明明是茅厕里的蛆,秀才差点呕出来,可他见孩子母亲一脸紧张,好像做了天大的错事,生怕被人揭穿的窘迫,只好强忍着呕吐的冲动,假装没认出来那是什么,朝身后问道:“这是什么虫子?味道不错!”
等到走远一点,秀才蹲下去呕吐不止,等吐光了胃里的东西才回家去。秀才在心里思索着:为什么富裕的人舍不得一粒米,而贫穷的人却愿意倾尽所有?
好了,这个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3年前我们己回到成都生活。有一天我们驾车到金堂县白果镇去垂钓休闲。谁知头一天下了雨,通往水库的路弯弯曲曲,水泥路面泥泞有点滑,结果车在急转弯时,不慎冲滑到一个下坡烂石头堆里,车前左轮被大石头卡住了,车前面的防护装饰也撞坏了。当时,我们的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把我急得不知所措。
下车后,我们就在路边向过路的行人求救。十多分钟后,陆续来了七,八个过路的村民,他们全部围拢过来,有的拿铁锤砸大石头,有的帮忙推车,前后弄了40多分钟,终于齐心协力,把汽车从滑入的坡下烂石堆里,推上了路面。我眼含热泪,连连致谢。而这些当地周边的村民说:“不用谢,举手之劳,遇到了就伸把手……”所以,事过好久,我一直感恩记住此事,被金堂这个地方纯朴豁达的民风所感动。对那天过路的村民们,再次深表谢意(遗憾的是我忘了用手机,拍下当时村民救助的情景)。
通过此事,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必不可少。多少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再次得到了弘扬。这些村民们,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让我们心存感激,这满满的正能量值得赞扬。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