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一点,遇到问题,需要的分析的原因在于:
你光凭自己的脑袋,没有办法理清了,所以必须利用工具来辅助大脑进行决策和分析。
而这些分析工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让你快速归因,理清大脑的逻辑,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所以那些看似牛逼的SWOT分析法、5W2H分析法,其实本质上就是对逻辑的梳理。
说到逻辑的梳理,有两个非常古老的方法,可以说不得不提。
那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数学老师在做证明数学定理的时候,就经常会用到这两个方法:
例如归纳法案例
最简单和常见的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当n等于任意一个自然数时某命题成立。证明分下面两步:
证明当n= 1时命题成立。
假设n=m时命题成立,那么可以推导出在n=m+1时命题也成立。(m代表任意自然数)
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首先证明在某个起点值时命题成立,然后证明从一个值到下一个值的过程有效。
而语文老师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这两个方法;
例如,通过一般性的案例,证明某个结论。
(比如,通过男人会伤心,女人会伤心,得出人都会伤心这个结论。)
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严密的理论,更是源自于这两种方法,虽然每个领域解释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原理是一致的。
归纳法基于对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观察,把性质或关系归结到类型;或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的有限观察,公式表达规律。
例如,使用归纳法在如下特殊的命题中:
冰是冷的。
弹子球在击打球杆的时候移动。
推断出普遍的命题如:
所有冰都是冷的。
所有弹子球都在击打球杆的时候移动。
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法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小助手。
例如:
公司这个月的销售业绩下滑了50%,现在让你来分析原因并且提出对策,你应该怎么办?
你是不是得先找出业绩下滑的原因,然后才能提出应对策略。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原因应该怎么找,你想到的原因就是可能的原因吗?
未必,对吧?
所以你需要去借鉴一些过往类似的案例和经验,希望能够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你搜集了很多公司的案例,也搜集了公司历史上的一些案例,你发现了一些普遍规律:销售额的影响因素,一般可以分成内因和外因。
内因可以分为好的原因和不好的原因,而外因又可以分为机会和威胁。
你尝试建立起这些因素的联系,看看哪些在一起会造成销售额上升,哪些会造成销售额下降,于是你归纳出了SWOT分析法。
通过这个方法,你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且成功提出应对策略,让公司业绩回升。
这个思维方式,都可以称之为——归纳法。
归纳法的核心就在于,这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总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
但归纳法的缺陷却很大:他基于我们对过往事件的了解,推测出一个普遍性的解决方案,会存在思维的局限性。
比如:小明的妈妈很爱他,小刚的妈妈也很爱他………但这就是没办法推导出: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爱他们的孩子。
但实际案例中,我们就经常会发生这些思维的谬误。
比如,小刚不努力,他混得很差;小王不努力他混得也很差……所以不努力就会混得差。(这是一个看似正确实际错误的观点)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演绎法了。
所谓演绎法是指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从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思维。
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跟归纳法刚好相反。
演绎法最经典的就是三段论: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简单判断作前提,和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组成的推理。三段论中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大前提;二是小前提;三是结论。
运用三段论,其前提一般应是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否则就推不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语言简洁,我们说话,写文章用到三段论大都采取了省略形式,有的省略大前提,有的省略小前提,有时省略不言而喻的结论。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演绎法的大前提来自于普遍规律,所以我们还是尝试一下来分析刚刚那个问题:
公司这个月的销售业绩下滑了50%,现在让你来分析原因并且提出对策,你应该怎么办?
你一点也没有慌张,因为你已经掌握了销售额下滑的规律。
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真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人员数量会引起销售额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广告费用多少会引起销售额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淡旺季也会引起销售额的变化;
……
于是你开始逐一排查各个影响因素,最终发现原来是这个月行业进入淡季,淡季行业内的销售额都会下滑,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对吗?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大前提(也就是客观规律),甚至连很多专家都不还不知道,所以没有真理支撑,演绎法其实适用程度有限。
但又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很多厉害的分析方法,恰恰也是建立在这个两个底层逻辑之上的。比如我们常用的金字塔原理,将问题进行分解,通过构建思维框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自身构建的分类是否完全穷尽,是否完全合理?
比如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我们可以分成外因和内因,内因又可以继续分成学生的基础、学生的智商、学习的环境等等N多个因素,同时这N多个因素又可以再细分出N多个因素,可以说往下无穷尽也。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相对高效的学习方法。
而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更多的,恰恰就是这些复杂的问题。
你会发现,所谓的分析方法,到了自己这里,似乎没有那么灵验了。
因为我们本身的知识面和经验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做分析也只得其形,不知其本质。
所以,分析方法是工具,而如何用好工具,是依靠一个人的内在逻辑、知识来支撑的。与其去学习N多工具,不如先掌握好归纳和演绎这两种基本方法,再去进行工具的学习。
我们都是成年人,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啊,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