镯,是民间与考古发掘中常见的人体装饰工艺品,如“ 手镯”“ 臂镯”“ 脚镯”等。
镯的起源甚早,从考古发掘实物资料证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己普遍流行,距今已数千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因其本身的适用功能、价值及装饰特色,镯饰工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迄今亦为人类所继承,还发挥着它独特的装饰人类生活的作用。
但是在古代,“镯”却并不具有现在的意义,而是一种军中乐器。《说文》:“镯,钲也,从金,蜀声。”郑玄注:“镯,征也。形如小钟,军行呜之,以为鼓节。”《周礼》:“以金镯节鼓。”
《广雅·释器》:“镯、铎、钲、铙、钟、铃也。” 《唐六典》:“金之制有四:一曰埠,二曰镯,三曰铙,四曰铎。”
明陆容《菽园杂记》称:“今人名臂环为镯,音浊,盖方言也。”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女饰》:“饰于臂曰手镯。”可见,“镯”的今义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的。
而在明代以前,或以“环”,或以“钏”,或以“跳脱”“条达”相称。《客座赘语》“饰于臂曰手镯钲也。《周礼·鼓人》:‘以金镯节鼓’形如小钟,而今相沿用于此。即古之所谓钏,又曰臂钗,曰臂环,曰条达,曰跳脱者是也。”
《韩非子·说林下》:“吾好佩,此人遗我佩环。”《说文新附》释“钏”:“钏,臂环也。”
镯又名“跳脱”。《唐诗纪事·文宗》:“一日向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夕,跳脱是何物? 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玉台新咏》称:“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说明“跳脱”是在唐代之前对手镯的称呼。
因“跳脱”而称“条脱”,《唐诗纪事·宣宗》:“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遗求进士对之,庭笃乃以玉条脱续也。”唐李商隐《中元作》诗:“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称“钏”的更多。南朝梁简文帝《夜听妓》:“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南史·王玄象传》:“女臂有玉钏。”北周庾信《庾子山集》:“玉关寄书, 章台留钏。”《说文新附》:“钏,臂环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钏者,以金银为环,装饰其手足。”唐元稹《长庆集》:“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缨。” 《花间集》:“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男的象征身份、地位,女的象征爱情、婚姻。
手镯是古代人们用金、银、玉等制成,套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品。所以可按照材质分成金手镯、银手镯、玉手镯等。
在历史,金、银、玉等成分都是贵重物品,而用的的起的基本都是有钱有势的主,所以男的带身份肯定是不低的,带手镯证明自己地位高。
而手镯一般都是男送女,因为男的送女的手镯,有一种隐喻是拴住妇女,说明这女的已经是自己的女人了。女的带的话,基本都应该是男的送的,女的带手镯可以象征自己名花有主,甚至是结婚了。
手镯在古代来说不仅有象征作用,还有很多其他实用性,在古代最常见的应该是银手镯了,它有消炎、去湿、净化水质等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1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