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小编,问题上说这事比那事早一天,展示里说这事比那事晚一天,人不诚实呢。
也许你是无心之错,不过现实生活中应有此事,看在头条薄面,就解答你几句。
结婚这个事,是人生大事,从准备到举行,要花很多钱的,普通老百姓,一者有风俗制约,二者担不起金钱损失,如果事到临头,仓促改变日子,极不合适。
丧葬这个事,也是大事,出殡日子,一般也不宜更改,不过有特殊情况,或合适条件,稍改动日子也无妨。
小编所说,其伯父去世,出殡日子与侄子结婚日子,相距日子差一天,请教问说,是否合适?
伯父家与侄子家,虽是至近之亲,然毕竟还是两家人,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个伤脑筋的事。
建议:如果是在偏远农村,无火化规定,逝者在灵棚里躺着呢,两家办事的日子,不用更改,过完这事,隔夜又过那事。
如果当地有火化规定,可以商量,逝者在殡仪馆冷库,暂时多存放几日,待侄家婚事完毕,挑合适日子,安葬亡人。
打个比方,既是日子撞在一起,两家都非常迷信吉日,也有办法,各过各事,互相理解,事后,侄子去伯父坟上,磕几个头就算补礼了。
讲几个特事特办的事例,一:某家举办婚礼当日,新郎爷爷去世,婚礼啥都准备好了,怎么办?在少数人知情的情况下,把逝者移到家外棚屋,盖在被窝里,婚礼照常举行,第二日,办丧事,左邻右舍理解,也无闲言。
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宜阳县某家办婚事,接亲用的是大卡车,回来路上过道口,卡车与火车相撞,死伤数人,我听朋友讲的,忘了人数,死人还不算少,当时新郎新娘无大碍,这事怎么办?家里啥都准备好了,只得婚礼照常举行,酒席宴罢,脱了红衣换孝衣,接着办丧事。
三:1976年,某家婚礼日子,与伟大领袖的忌日冲突,村干部理解百姓难处,因为酒桌花费,承担不起损失,当时没敢放鞭炮,低调把婚事办了。
各地都有民风民俗,民皆遵从,社会和谐,如今进入到文明时代,移风移俗,规矩改了不少,人的思想观念不同,有人很讲究,有人不太讲究,倒不必出言相责,各随其便,不妨碍别人就行。
特殊事情,特别处理,大部分人,都有理解同情之心,三国的时候,刘备在西蜀病亡,由于蜀国和吴国,互为敌国,前妻孙氏尚香,不能亲身临祭,随于长江边上,遥望蜀地哭祭,地远,刘备之魂,能听见吗?这也是特事特办,孙氏重情,后人凭吊唏嘘呢!
这种生老病死的突发事件是人为不能避免的。侄子结婚日,绝对是早定好的。在予订日子里伯父去世。时间赶得来,恳定要先出殡。这样能躲开时间,忙与结婚宾客接待。我家乡以前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那也是娶儿媳,父母平时身体健康,娶媳妇的早上,婆婆帮忙厨师烧火炒菜,儿媳刚迎进门,婆婆觉得头晕不舒服,去床上休息,等酒席开席,老公看她的时候,已经命归黄泉。无奈,不动声色,等新媳妇结婚过三天,才着手准婆婆葬礼。还有一家:侄子早上新媳妇迎进门,上午,大娘一直忙上忙下洗菜,包饺子,中午时分,突然晕倒。医生叫来已经死亡。无奈,先把老人放进屋里。等侄媳三天之后,才处理大娘后事。原则是,新人不能近前,更不能参加葬礼。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你们那里一样吗?欢迎留言评论。(作者,河南)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gonglue/1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