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的角度讲,市场上所有符合白酒国家标准的产品,都是以粮食为原料,因此都是纯粮食酒,只不过是生产工艺各不相同而已。
从市场的角度讲,消费者希望喝到品质优良的中国白酒,饮后不口干、不上头,醉得慢、醒得快。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纯粮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酒才是有这样的品质,而液态发白酒或者固液结合工艺做出的白酒则饮后容易伤身。所以,消费者所认知的纯粮酒特指前者,哪怕是小作坊做出来的土酒。
实际上,这里是存在误区的。在市面上常见的白酒品牌中,多数企业既有传统的固态法生产加上陈酿储藏的白酒,满足高档酒的市场销售,良心价格基本在150元以上;也有固液结合法白酒,良心价格在50~15元之间,偶尔也有几个50元以下的大品牌产品,但鲜为人知,本处不做广告,所以不做例举;当然也有纯液态法白酒,良心价格基本在30元以下,也是消费者经常产生怀疑的品牌产品。
凡是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都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且基于品牌声誉的考虑,会严格遵照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尽管品质各异,但食品安全的底线不会碰。
相反,小作坊做出的土酒,纵然是纯粮固态的工艺,但技艺、质控、科研水平都堪忧,且多数在政府监管之外,品牌意识淡漠,同样会出现残留甲醇超标等食品安全危险,是白酒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高发区。我们所担忧的“酒精勾兑酒”,源起就是甲醇超标导致酒精危害生命事件的发生,与此是同一道理。
这里有两个争论:
第一个争论,非粮食酒就不安全,那么价格不菲的干邑XO(白兰地)以葡萄为原料,就不安全吗?原料固然重要,但判定食品安全的本质在工艺控制,而不在原料的不同。
第二个争论,固态法一定比业态法好,那么干邑就是液态法,以及白兰地、威士忌、日本烧酒等许多国际知名的烈性酒都是液态法,中国也有许多传承了几百年的液态法白酒品类,深受市场欢迎,难道他们就不安全吗?
所以,酒安不安全,不在于原料和工艺不同,而在于企业的质控和科研的水平,是否能确保所生产的酒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纯粮酒是厂家蒙蔽消费者的伪概念,也是我国老百姓认识白酒的最大误区】
我这里反问一下,如果不是纯粮食酒,还应该是什么?绝大部分人会解答“酒精勾兑啊”,请问酒精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大家可能答道“小麦、玉米生产出来的!”那么用酒精勾兑的酒怎么不是纯粮食酒呢?
现在市场上的白酒只存在两种发酵形式,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产成品也都是两种形式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相结合勾兑出来的。质量差别也主要取决于发酵形式以及勾兑过程中的组合比例。不管哪种形式的酒,厂家宣传是纯粮酿造都没有错。迎合了消费者,自己也没有错,两全其美。
老百姓为什么倾向于喝纯粮酒呢?他们心目中的纯粮酒到底是指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是指纯粮固态发酵而生产的酒,说这样的酒喝后不口干、不头疼等等,其实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叫纯粮固态发酵,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酒是好酒,就知道纯粮的好。厂家说了你认为纯粮的好我就宣传纯粮,你说酒精勾兑不好,我就说我的酒不是酒精勾兑,反正是不是酒精勾兑你也尝不出来。说到底受蒙蔽的还是消费者。
我坚信一个观点:无知就要付出代价。老百姓不懂酒,不知道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固液结合是咋回事,所以只能稀里糊涂消费,而厂家却是明明白白生产。
我建议大家,对于白酒不要再问是不是纯粮酒了,而应该问这个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它勾兑时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基酒。做到这一点,至少你对白酒的认知又前进了一小步。希望加关注,多交流。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