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为何刘备会让诸葛亮自立为成都之主。是诸葛亮真得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有,刘备随时带在身边。会带着去打东吴。而不会吃如此全军伏没的大败仗。还是真得因为什么,真得整个蜀国都无能人了。赵云还活着陈式吴班也在当然李严不敢用。刘禅也十七岁了。却要刘备遗诏叫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首先是因诸葛亮,是刘禅的老师。刘备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请诸葛亮教刘禅《申子,韩子,管子,六韬》等书。诸葛亮亲自把过去学习体会心得传授给刘禅,并每天亲自抄这些书,让刘禅学习。当然也还请伊籍为师教《左传》还今其学武。但诸葛亮最主要的老师。在次是诸葛亮在益州,没有一点自己的家族势力,不存在侵权行为。更是一惯地慎重做事,小心做为的老实人。加上诸葛亮和东吴家族有特殊关系,能尽快处理和东吴孙家和平关系。有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老师关系,己经使刘禅离不开诸葛亮。
更主要是因为夷陵战争失败使得刚刚建立蜀汉王朝政权,国内己经叛乱四起,牂牁郡太守朱褒素有异志,在益州从事常房巡视时被他攻杀,刘备失败时候牂牁都彻底反叛了。还高定也在越巂(邛都)反叛独立。特别是还有益州郡府成都大姓雍闿聚众也造反反叛了。刘禅已经在成都没有立脚之地,才和老师诸葛亮一起跑到刘备那里。在白帝城相会的。同时睢姿的高定军队己经在进攻永昌郡,才是刘备为什么要把权力交给诸葛亮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利用离间计,搞定高定叫他部下鄂焕所杀。从而镇压了猖狂叛乱,也拥有实际权力。平定反叛时候情况干变万化。那时情景不是刘禅不想接班,是没有能力,人家诸葛亮有实力和有指挥调度的人马。刘禅也不是傻瓜。事情到了他独撑难呜的地位没办法的时候。所有研究历史人都知道刘备的,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刘备无可奈何的办法。对于诸葛亮的托孤遗言,是当时形势所迫,不得已的所为。有些莫名其妙感觉。是很多人思想单纯,还以为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成都还是安宁的,实际不然,刘备在东吴军事失败是外部,而内部反叛更严重成都动乱了,使他无法回成都,才在白帝城托孤。临终之际遗言,是刘备干般感受,万种体会,前思后想无可奈何时唯一的选择,更是舍得权力,保证血脉的正确策略,也是只有诸葛亮可以相托的权利之策才把诸葛亮立为成都之主的原因。历史在说当时只有李俨在场,情况危机,可想而知。不得已,但必须如此的选择。动乱成都不是刘禅能作为的
刘备在经历夷陵之战后,让诸葛亮自立在成都之主,这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尤其是蜀国人才几乎都损失殆尽。五虎上将仅剩下赵云一虎,智谋之士更少的可怜,能拿的出手的仅剩下诸葛亮、马谡。
但是刘备看不上马谡这个人,认为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诸葛亮不要重用此人。
所以在谋臣中能担托孤重任的就只有诸葛亮了。再加上彼时诸葛亮的声望和才华在蜀汉如日中天,如果诸葛亮都不能当这个托孤大臣,恐怕没人更合适。迫于现实,刘备只能选择诸葛亮辅佐刘禅。
可是刘禅这个人比较昏庸,虽然诸葛亮、射援等人喜欢在刘备面前夸赞刘禅老成持重,但自己的儿子究竟有几斤几两,刘备还是心里有数的。
刘备便想要激一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就是说,刘备劝诸葛亮如果觉得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不行的话就自立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被这突然来到的幸福感动得一塌糊涂,他想不到自己的老大刘备居然如此信任自己,当然不能辜负他的嘱托,当即变态:要尽心尽力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刘备对此十分满意,和他当年用摔儿子来收买人心的伎俩如出一辙,再次收到了奇效。不同的是,当年摔儿子是为了自己打江山,而这次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1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