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端自助餐标杆之称的金钱豹最近麻烦不断,不仅拖欠供应商货款之事再起波澜,又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关店不断等消息。在北京,金钱豹最多时有六家门店同时营业,现今仅剩一家门店在勉强维持;在杭州,唯一一家金钱豹门店也于今年4月末贴出停业公告;在上海,金钱豹进入内地的第一站,也仅剩一家店在营业。曾经风光一时的高端自助餐品牌,辉煌不再。
门店扩张蓝图遭遇“滑铁卢”
2016年,金钱豹就已经被供应商以拖欠货款的名义告上法庭,并且开始大面积关店,2016年底至今,仅半年的时间,就关了12家店,只剩下上海总部的门店。
金钱豹的版图曾经扩张至全国,2012年门店数量有22家。
截止2014年12月31日,金钱豹共在内地16个省的19个城市拥有29家餐厅,“数量多于其所有的直接竞争对手”。但是纵观2014年,金钱豹全年仅开设了青岛店、福州店和北京翠微店3家新店;2015年上半年则无一家新店开张。
金钱豹曾提出,到2015年实现开设50家门店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终究还是搁浅了。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自助餐厅在全国的门店数量锐减至13家。
随后关店潮接踵而来,2017年半年中,12家门店消失,现仅剩上海总部1家。
近年连续亏损,供货商上门讨要货款
中国经济网曾报道,2013年其营业额为9.57亿港元,与2010年相比几乎没有多少改变,除税后亏损2.3亿港元;2014年营业额为7.14亿港元,亏损2.1亿港元。
《中国经营报》报道,自去年供货商集体到上海金钱豹总部维权之后,拖欠货款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由于金钱豹门店快速收缩,这些供应商担忧货款能否收回,因而再次聚集到金钱豹门店讨要货款。供应商李先生对记者表示,目前金钱豹北区只剩翠微广场这一家门店在营业,南区也仅剩上海总部一家,“其他的都关了”。
“光拖欠我们这些人的货款总额就接近2000万元”,“现在其北京的门店基本上都关了,我们就要他们给个说法解决事情。”这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和金钱豹合作已有多年,此前与其北京及天津的门店均有合作。据他介绍,2014年就明显感觉到金钱豹开始走下坡路,拖欠货款的情况从那时起已有迹象。
曾经的王者,现今被差评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金钱豹国际事业集团首度以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的经营模式登陆上海餐饮市场,开国际复合式自助餐厅的先河。该店在济南开业时,明星赵本山的助阵曾引来上万人的追捧。
松鼠君发现,大众点评网上,消费者对金钱豹“菜品下降”、“服务差”之类的评价不少,许多人认为这家店大不如前。有顾客表示,自己之所以会去吃金钱豹仅仅是因为想把会员卡里面的余额用完。这家曾经的餐饮巨头曾宣称,“秉承高端自助餐路线,无限量供应哈根达斯冰激凌、鲍鱼、鱼翅等高档食材”,但如今的评价显示,该店“海鲜不再新鲜”,哈根达斯也已经“停止供应”。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网
门店告急或因管理存漏洞、经营模式老化,两次“卖身”或暴露管理问题
2011年7月,欧洲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商安佰深接手金钱豹。这一次的“卖身”,被外界解读为是“金钱豹为上市铺路的信号”。
2015年6月,香港的嘉年华国际收购金钱豹,价格为2.53亿港元。
对于这两次“卖身”,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金钱豹接连两次换东家后,门店经营的状况却越来越糟,说明金钱豹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存在很大的漏洞。
经营模式老化,吸引力下降
在2016年年报中,嘉年华国际曾表示,金钱豹需针对市场趋势及消费者喜好做出相应的转型,且金钱豹将逐渐由传统西式自助餐转型为多元化的特色自助餐(如海鲜自助餐)以迎合客户的口味。但是,我们还没等到其转型成功,就迎来了猝不及防的关店潮。
随着大众餐饮的兴起,消费者也许更愿意尝试一些特色的、性价比高的餐厅,朱丹蓬指出,自助餐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化和精品化,囊括一切的金钱豹反而没有任何优势。有媒体评价,“大而全”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归类为味道不佳、食材不好,“专而精”成为自助餐界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新兴餐饮正在凭借其互联网思维以及对新一代消费主力喜好的精确判断而赚得盆满钵满,金钱豹作为老牌传统餐饮的代表,不转变其经营方式,可能是导致其萧条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小海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dhaitang.com/baike/10408.html